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克服铝合金薄板焊接接头强度偏低、韧性不足的缺点,用ER5356焊丝对不同厚度的2A12铝合金板材进行了手工氩弧焊接,并采用超声冲击处理对焊接接头进行全覆盖强化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处理和未处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构,对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了超声冲击处理改善2A12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铝合金焊接接头经超声冲击强化处理后,6 mm和4 mm厚板材对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7.4%和23.7%,延伸率分别提高了28%和44%,焊缝表层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分析认为:晶粒大幅细化、组织致密化和缺陷减少,是超声冲击处理改善铝合金焊接接头抗拉伸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内孔热喷涂技术———离心雾化等离子喷涂技术,并阐述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通过试验制取了3Cr13涂层和铝涂层,使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光学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对2种涂层的表面和截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技术制取的涂层具有和传统电弧喷涂层类似的组织结构,并具有氧化物含量低,喷涂粒子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3.
储氢电极合金的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储氢电极合金不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大型电池的情况 ,以Ml (NiCoMnTi) 5 合金为例 ,系统研究了温度对储氢电极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升高 ,合金的放电容量降低 ,循环稳定性恶化 ,自放电加剧 ;但是在高温下合金的高倍率放电特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4.
本文针对舰用主锅炉管子根部存在早期烟灰腐蚀问题,就应用刷镀技术将管子根部施镀防护层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为了能在实舰锅炉上试验与应用,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试验,对其镀层进行优化、检验,并结合某舰进厂中修对其主锅炉最容易产生腐蚀穿孔失效的部分管子实施刷镀,安装后使用近一年的情况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了八十年代末出现的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系统,分析了稳定集聚的高热焓、超高速的超音速等离子焰流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喷涂颗粒的作用,比较了超音速等离子喷涂与常规的大气等离子喷涂的陶瓷涂层的质量,指出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是一项用于获得高质量的陶瓷涂层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6.
金属管状丝材是热喷涂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材料.本文对电弧喷涂含稀土元素的Fe—Cr—Ni营状丝材的涂层结合强度、相对耐磨性、显微硬度等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及能谱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涂层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  相似文献   
47.
运用分子振动光谱、红外涂层模型和红外吸收系数迭加性等理论,对所选择的粘合剂、颜料和填料及其配制成的远红外涂料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涂料是一种在8~12μm波段具有较强吸收性能的远红外涂料。  相似文献   
48.
《防务技术》2022,18(10):1810-1821
In this paper, various core-shell structured Al–Ni@ECs composit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spray-drying technique. The involved ECs refer to the energetic composites (ECs) of ammonium perchlorate/nitrocellulose (AP/NC, NA) an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hexanitrohexaazaisowurtzitane (PVDF/CL-20, PC). Two Al–Ni mixtures were prepared at atomic ratios of 1:1 and 1:3 and named as Al/Ni and Al/3Ni, respectively. The thermal reactivity and combustion behaviors of Al–Ni@ECs composites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vity and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Al–Ni could be enhanced by introducing both NA and PC energetic composites. Among which the Al/Ni@NA composite exhibited higher reactivity and improved combustion performance. The measured flame propagation rate (v = 20.6 mm/s), average combustion wave temperature (Tmax = 1567.0 °C) and maximum temperature rise rate (γt = 1633.6 °C/s) of Al/Ni@NA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l/Ni (v = 15.8 mm/s, Tmax = 858.0 °C, and γt = 143.5 °C/s). The enhancement in combustion properties could be due to presence of the acidic gaseous products from ECs, which could etch the Al2O3 shell on the surface of Al particles, and make the inner active Al to be easier transported, so that an intimate and faster intermetallic reaction between Al and Ni would be realized. Furthermore, the morphologi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condensed combustion products (CCPs) of Al–Ni@ECs composites were found to b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s of ECs. The compositions of CCPs are dominated with the Al–Ni intermetallics, combining with a trace amount of Al5O6N and Al2O3.  相似文献   
49.
为提升现有舰载光电探测系统图像的分辨率,通过图像降质及超分辨重建模型对复原图像中伪信息的产生进行了研究,在Lee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高斯马尔科夫先验模型对图像重建过程进行约束的方法,实现了正则化参数的自适应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视觉效果与客观指标上要优于传统方法与Lee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在4点弯曲载荷作用下,残余应力、涂层与基体的弹性模量比(简称弹性模量比)对涂层/基体材料界面能量释放率及其相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量释放率随着残余拉应力、弹性模量比的增大而增大;能量释放率中的相角也随着残余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并不敏感,其随着弹性模量比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涂层/基体材料界面结合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深化对涂层/基体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